原创 央广财评黄大仙救世|融汇传统与“新”意 年货经济带动节前消费市场供需两旺
年货市场上的年味儿越来越浓——村镇集市中,春联、灯笼、特色小吃等商品琳琅满目,人潮熙攘,来往的人们手中满是大包小包的年货;大型商超里,菜篮子、果盘子供应充足,热门餐厅年夜饭预定繁忙、“一桌难求”;网购平台上,“新中式”穿搭、“拜年服”订单暴增,文创、家电产品销售火热……春节临近,消费市场呈现新亮点、新趋势,年货经济热力十足。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年货“购物车”呈现出新样貌——年货更丰富、更新潮、更健康,购买年货的渠道选择也更加多样。从腊八开始的全国网上年货节目前已进程过半,据商务大数据统计,活动开展至今,各地围绕春节餐饮购物、文娱旅游等消费热点,组织配套活动已经超过400场,网络零售额超过7000亿元。其中,新中式首饰、非遗商品备受欢迎,销售额分别增长52.6%和26.6%;智能洗碗机、微单相机等数字产品广受青睐,销售额分别增长68.8%和51.6%。1月,手机等数码产品、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扩围”,推动人们的年货“购物车”更具“新意”。
从多项消费数据喜人的增势中,我们不难看出,年货经济既保有了传统商品的消费活力,又展现出新商品、新场景下的消费潜力。
企业加紧生产,物流争分夺秒,市场人声鼎沸……作为开年消费“第一棒”,年货经济点燃了2025年消费市场的“第一把火”。这背后,是消费者对新春的憧憬,是消费能力的集中释放,也是我国在生产、流通等各环节商品服务供给能力提质增效的结果。展望全年,随着各项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形成合力,消费潜力有望得到充分激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供增长活力。(央广网评论员 冯方)
中缅“胞波”情谊深厚,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中国最希望缅甸尽快实现稳定,与缅甸一道合作共谋发展的态度永远不会变。这既体现在国家层面,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真诚态度,因为“共同安全”在中国社会内部有广泛而坚定的共识。但我们实现它的方式决不是以强力去干涉他国内政,甚至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去改造别国,这样的事情中国过去和现在没有做过,将来同样不会这么做。我们的选择是以老百姓的福祉为出发点,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用合作共赢的方式尽可能消除民生痛点,打击缅北诈骗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例子。
10。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依托现有石油化工产业基础,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建设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基地和有色金属产业基地,提高有色金属就地转化比例。推动在综合保税区开展保税混矿业务。加快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农牧机械、农产品加工装备、纺织专用装备、建筑与矿山机械装备等制造业,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承接中东部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打通绿色铸造等装备制造业配套环节,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拓展通用航空商业化市场,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航空器制造维护、通航飞行、教育培训、应急救援等通用航空全产业链,打造通用航空产业集群。壮大安全应急产业,培育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打造特色医药产业,建设大宗原料药生产基地,将符合条件的创新药、中成药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
10月30日上午,由美国飞虎队老兵及其后代等组成的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还去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出席纪念美国第十四航空队援华抗战80周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