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山东为1400多万经营主体发“电子身份证”管家婆一肖一码最准资料公开 不再主动核发纸质营业执照
中新网济南1月9日电(记者 孙婷婷)山东为全省1400多万经营主体全部生成电子营业执照,自2025年3月1日起,实现涉经营主体业务以全面应用电子营业执照为主,不用、少用纸质营业执照。此举可大量减少纸张的使用、大幅降低经营主体登记的行政成本,全省推行后,仅不再印制纸质营业执照一项,预计每年可节省财政支出100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
山东省人民政府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该省全面应用数字化电子营业执照,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情况。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郭朝波表示,山东依托信息化技术、数字化手段,将经营主体“主体资格”证明,由纸质营业执照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模式,改变为“电子营业执照”为主,辅之纸质营业执照的全新模式,对省内各类经营主体原则上不再主动核发纸质营业执照,强化经营主体身份证明电子化、数字化、便利化。
郭朝波介绍说,登记机关不再主动核发纸质营业执照后,经营主体可以自主灵活选择多种方式履行法定的亮照义务。“比如,经营主体可以通过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展示电子营业执照或电子营业执照系统中的‘企业码’,也可以将用A4纸打印的电子营业执照PDF图片或‘企业码’,置于住所或者主要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
记者了解到,“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上线“企业开办一窗通”,企业可在线办理登记注册、变更注销等一系列业务,并可同步生成电子营业执照。
郭朝波介绍说,经营主体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可以依托身份认证、人脸识别比对,自主下载领取移动版电子营业执照。领取后即存储于移动端APP,可以随时应用于经营主体身份信息共享、法人身份认证、法人电子签名、网上亮照经营、网上验照、电子营业执照存档等多种场景,实现凭手机“一照走天下”。“经营主体可在线填写、签署登记材料,实现‘无纸化、不见面’的全程电子化登记。”
“截至2024年底,济南市应发纸质营业执照11.44万套,实发2.29万套,未核发9.15万套,未核发率达80%。以印刷一套营业执照3.2元计算,3个半月节省财政支出约29.3万元。”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石丽华介绍说,电子营业执照“一码关联、一码通行”,是数字济南建设的重要应用场景,通过电子证照信息共享,实现了涉企政务服务事项信息免填写、纸质材料免提交。
青岛市作为电子营业执照试点城市,持续推动经营主体数字身份拓展应用场景。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王军介绍说,该市深入实施“一企一照一码”改革,为经营主体制发“企业码”。“‘企业码’是将电子营业执照作为经营主体身份源点制发的静态二维码,是登记机关通过信息集成为经营主体量身打造的个性化数字身份名片。”
据悉,电子营业执照存储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电子营业执照库,具有权威统一、下载方便、数据真实、信息量丰富等特点和优势,经营主体可以随时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程序领取、存储、使用和打印。相关部门、机构和社会公众,也可以实时验证经营主体电子营业执照真伪、查询经营主体身份信息及状态。全面应用电子营业执照将最大限度利企便民,使“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现实,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和民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完)
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 李斌:我们还要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提升金融服务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水平。提高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深化金融市场制度性开放,推进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挥金融服务的枢纽功能。
8。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在自贸试验区内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先行先试,聚焦棉纺、番茄、硅基等优势产业,用足用好现有支持政策,支持企业一体化经营、一体化市场开拓、一体化品牌培育。加快构建特色产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棉纺、番茄、硅基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协调对接,提升内外标准一致化水平。统筹推进棉花认证体系建设工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棉花认证品牌。发挥重点贸易促进平台作用,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大型综合展会开展组展招商工作,安排一定面积展销特色产品,对参展企业给予展位费减免。加强非商业性境外展会公共服务,支持企业参加特色产品国际展会。加强与行业商协会合作,开展特色产品进商超、进电商平台、进批发市场活动。组织电商平台、线下零售企业举办特色产品主题消费活动,推动电商平台等设置特色产品专区。
11。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综合数字服务平台,支持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新疆能源和气候优势建设数据中心,带动数据中心相关产业向新疆转移,推动新疆积极参与“东数西算”工程建设、融入国家算力网络体系。加快国际通信设施建设,助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支持新疆面向中亚国家,加快布局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类企业。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支持,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乌鲁木齐片区与中亚国家依法有序开展数据信息交流合作,推动实现数据信息服务、互联网业务等领域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