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甘肃靖远发现斯氏管家婆一码中一肖跷脚龙足迹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
本报北京1月6日电(记者张胜 通讯员张澄澄)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单位的联合科研团队6日宣布,在甘肃省靖远县乌兰镇发现了一批白垩纪时期斯氏跷脚龙足迹,距今1.3亿至1.2亿年,为甘肃记录的迄今保存最好的兽脚类恐龙足迹之一。该成果日前发表在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上。
20世纪70年代,乌兰镇一个村落在修河堤时,暴露出白垩纪的岩层。2023年6月,研究团队考察了该化石点,并对岩壁上的恐龙足迹开展研究。该足迹点位于一处悬崖,悬空在一人高的岩层底部,面积约6.2平方米。
研究表明,此次发现的恐龙足迹为三趾足迹,至少有67个,长度范围在11厘米至21厘米之间,都没有保存第一趾和尾迹。第二趾与第四趾的趾间角较宽等特征,使其可以被归入中国侏罗—白垩纪常见的斯氏跷脚龙足迹,距今1.3亿至1.2亿年。“保存完好的恐龙足迹中,一些有横向拖痕,表明兽脚类造迹者曾在行走时发生侧滑并迅速恢复了平衡;拖痕由密集的条纹组成,条纹宽度平均为0.7毫米,间隔约1毫米,展示了恐龙脚底鳞片的宽度与间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解释。
密集的恐龙足迹还揭示了造迹者一些可能的行为学信息。重建显示,这些斯氏跷脚龙的臀高约0.6米至0.9米,体长最大可达2.5米,行走时几乎呈直线。此外,大小相近的足迹组成12道行迹,其中部分行迹相互平行,行进方向相同。研究团队用异特龙的复原三维数据模拟后发现,这些体型相似的兽脚类恐龙以步行速度行进,前进时形成相对密集的阵型,个体彼此之间的距离低于身体宽度——这表明造迹者具有群居行为和自我防卫意识,它们彼此靠近很可能是为了减少个体的警戒压力,防止被天敌捕食。遗迹学研究表明,至少一些类群的小型双足恐龙具有群居行为,乌兰足迹点的发现再次证实了这一点。
乌兰镇的岩层属于河口群,是我国四足动物足迹数量最丰富、多样性最高的白垩纪地层之一。研究人员在河口群的盐锅峡、关山、中铺和红古4个地区陆续记录了约31个下白垩统四足动物足迹点,包含超过1000个恐龙足迹——这些恐龙足迹包括多种多样的三趾型兽脚类足迹,比如跷脚龙足迹、实雷龙足迹和亚洲足迹等。此次发现标志着乌兰镇成为白垩纪河口群中第5个足迹富集的地区。邢立达认为,这些保存完好的足迹刻印下白垩纪恐龙生活的一瞬,不仅为斯氏跷脚龙足迹在中国下白垩统的广泛分布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也为研究者深入了解其足迹形态、行为学提供了新线索,具有重要的科研与科普价值。
除邢立达外,研究团队还有甘肃农业大学教授李大庆、甘肃省博物馆研究馆员李岩等人。(光明日报)
“我总觉得安置房以后不好卖,而且环境、物业都不如商品房。还有就是我们这的房票是可以转让变卖的,后续也可以把房票换成现金,所以目前还是比较倾向于换房票。”韩女士说。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日前对外发布《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关于我市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1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一年。《通知》显示,提高无房职工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额度标准。职工本人及其家庭成员未在本市拥有商品住房、政策性住房和保障性住房,职工办理租房提取业务的,每月最高可按申请当月应缴存额提取。其中,符合条件的多子女家庭,提供租房合同、租房发票后,可按实际月租金提取,不受月应缴存额限制。
15。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加强重大风险识别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依托信息技术创新风险研判和风险防控手段,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完善金融分类监管机制,强化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和反逃税工作,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不断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